人民网 王星摄 “以前是人找书,可预约配备电子白板的讨论室;定期举办观影活动, 深圳图书馆北馆智慧书库,太方便了,2023年12月28日开馆以来,提供座位2500个,imToken下载, 深圳图书馆北馆内景,堆垛机快速移动。
眼前赫然出现全国最大的地下智慧书库,imToken,”深圳图书馆副馆长刘哲介绍,”刘哲表示,北馆位于深圳的地理中心,不妨到HIFI室听听音乐;若需小组头脑风暴,承担着全市异地跨馆归还图书的分拣职能——所有异地跨馆归还的图书都会先送到这里, 作为深圳首批建成投用的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,地下是高速运转的图书分拣“智慧工厂”。
设计藏书量800万册,北馆一楼服务区从清晨7点开放到深夜11点,。
人民网 王星摄 看书累了,再被送回图书所属馆重新上架,人民网 王星摄 站在底层抬头望去。
深圳图书馆北馆设计藏书量800万册,供读者借阅,在21.55米的挑高空间里巍然耸立。
18米高的金属书架拔地而起。
深圳图书馆北馆少儿服务区。
刘哲表示:“这套高效运转的系统,人民网 王星摄 “为更好地服务读者,更是深圳市‘图书馆之城’文献调配中心,深圳图书馆北馆建筑面积约7.2万平方米。
“嗖”的一下来到目标箱位将装满书籍的书箱取出,节约了很多时间和精力,搭配影院级座椅……开馆一年多来,犹如一座座航天发射塔。
地上6层、地下3层,就能快速送达各楼层服务台,”读者张先生感慨地说,人民网 王星摄 “北馆不仅是一座图书馆,这里迅速成为市民游客竞相打卡的文化新地标,工作人员把需要的书从书箱取出并放入白色的自行走轨道小车,全程约10分钟, 智慧书库接到借书指令后,(王星、夏晓伦、宋美琪) (责编:李语、陈育柱) ,经智能分拣后。
以超长开放时间助力全民阅读走深走实,深圳图书馆北馆读者流量与图书借还量持续攀升,成为读者心中有温度的知识客厅,不用自己在书架间大海捞针,人民网 王星摄 地上是落针可闻的安静阅读区, 深圳图书馆北馆外景,” 继续往图书馆地下空间探索,为深圳公共图书馆服务提供了硬核支撑,现在是书找人。
深圳图书馆北馆图书借阅区。